2025 年 6 月颁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标志着电商行业进入全链条数据监管时代。根据该规定,平台需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店铺主体信息、收入明细及交易流水,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 平台数据 - 企业申报数据 的比对机制,对收入隐匿、发票异常等行为实施精准识别。新规实施后,电商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包括:
收入透明化:平台直连税务系统后,个人账户收款、拆分订单等传统避税手段将失效
法律依据:根据《立法法》第 93 条确立的 法不溯及既往 原则,平台无需报送 2025 年 6 月前的涉税信息。税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对新规实施前的涉税行为,只要未构成重大违法,原则上不予追溯。 实操建议:
对 2025 年 6 月前的税务处理进行自查,重点排查虚开发票、大额无票收入等重大风险
建立历史税务问题台账,与主管税务机关保持常态化沟通,避免因政策解读差异引发争议
风险警示:新规实施后,平台报送的收入数据将与企业申报数据实时比对。若发现申报收入低于平台数据的 80%,系统将自动触发税务预警。近期多地税务机关已启动 摸底式 稽查,重点核查连续零申报、收入畸低等异常企业。 合规路径:
建立 平台数据 - 财务系统 - 税务申报 的三核对机制,确保收入确认的完整性
对真实业务收入低于平台数据的情况(如退货、折扣),需保留完整的交易凭证链
国家税务总局自 2021 年起对核定征收实施严格限制,上海等地已全面取消电商企业核定征收政策
偏远地区的核定征收政策稳定性差,存在 政策突变 - 补税罚款 的合规风险
采用 小规模纳税人 + 核定征收 组合,将年收入控制在 120 万元以内,享受增值税免税 + 所得税核定优惠
对高收入业务模块,可通过设立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综合税负约 2%)实现合规降本
困境分析:上游供应商要求加价 6-13% 提供发票,若全额取票将导致业务亏损。 解决方案:
供应链重构:优先选择可提供合规发票的一般纳税人供应商,通过进项抵扣降低综合税负
业务分拆:将低毛利业务剥离至小规模纳税人主体,利用 1% 征收率降低增值税成本
政策利用:部分地区对小微企业提供地方财政返还,可覆盖 30-50% 的取票成本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1% 征收率,且可享受月销售额 10 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政策
通过主体拆分将收入控制在 500 万以下,如设立多个小规模纳税人主体承接不同业务模块
个人 / 个体户主体:个人所得税最高 45%,个体户查账征收税率 35%,税负较重
公司主体:可通过合理费用列支降低企业所得税,综合税负可控制在 5-10%
新公司需同步建立合规的财务核算体系,避免因 新旧主体业务混同 引发关联交易风险
对跨境业务,可通过香港公司等境外主体实现税务优化,但需符合 CRS 信息交换要求
核心争议:代销模式将销售货物转化为服务收入,可能被认定为 名实不符。税务稽查中,税务机关会通过 供应链数据 - 平台流量 - 申报收入 的交叉核验,识别业务真实性。 实施建议:
虚拟账户分账导致 资金流 - 发票流 分离,违反《税收征管法》的 三流一致 要求
根据《广告法执法指南》,投流费、佣金等均属于广告费用,税前扣除限额为营业收入的 15%
bwin官网
与税务机关协商,争取按 行业特殊性 提高扣除比例,需提供详细的推广效果报告
应申报收入 = 提现金额 + 主播佣金 + 平台服务费,需全额计入营业收入
主播佣金需取得增值税发票(税率 6%),平台服务费可凭平台开具的电子发票扣除
对重大税务争议,可引入专业税务律师,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权
新规实施后,电商企业的税务合规已从 选择性合规 转向 强制性合规。企业需构建 业务 - 财务 - 税务 一体化的管理体系,通过数据治理、政策适配和争议解决机制的协同作用,将税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密切关注《个人所得税法》修订、跨境电商税收新政等动态,及时调整合规策略,方能在行业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