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欧盟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表现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可以说,在这一局势下,欧盟好似接连得罪了中、美、俄三国,令人瞩目。一方面,欧盟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得异常强硬,对俄罗斯进行了第18轮制裁,仿佛试图借此展现其不屈服于俄方压力的决心,然而这一行为并未考虑到客观事实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另一方面,欧盟对美俄于阿拉斯加举行首脑峰会,未将其纳入商讨范围感到极为不满,尤其是对特朗普试图用乌克兰的领土主权来换取和平的做法表示强烈反对。此外,在对俄制裁的第18轮中,欧盟还以一些模糊不清的理由,将中国的两家金融机构列入制裁名单,这一行为不仅让外界对其制裁的合理性产生怀疑,也严重侵犯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可以说,尽管中美俄三国在外交战略上的取向各不相同,但在处理俄乌冲突的问题上,欧盟与这三国间依然存在诸多利益冲突,而欧盟似乎在这一问题上坚持独断专行的态度。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中国对此并没有选择沉默。
不久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采取了反制措施,针对欧盟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制裁做出了决定。经过严格审议,商务部宣布自2025年8月13日起,将欧盟的两家银行列入反制清单,禁止国内相关组织和个人与这些银行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或合作。这一举措清晰地传达了中国对欧盟制裁的强烈不满,意味着若欧盟继续其制裁行动,中国也将毫不犹豫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示对等反击。
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欧盟的国际形象经历了急剧下滑。不仅得罪了中美俄三方,这种情况显然反映了欧盟当下面临的严峻困境。首先,欧盟在维护自身战略安全方面的能力显得十分有限。尽管在经济上,欧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军事安全却高度依赖美国主导的北约组织,如果失去了美国及其支持,欧盟自身的力量短时间内难以有效支撑对乌克兰的援助,若能够做到,这所需付出的代价也将是难以承受的。其次,欧盟缺乏独立的战略重心。自特朗普执政以来,欧盟明知面临来自美国的潜在背叛,却依然对美国抱有幻想,如今不仅在关税和贸易协议上遭受损失,在俄乌问题上同样未能幸免。尽管如此,欧盟仍不愿寻求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合作,反而选择以自身之力孤军奋战。这不仅表达出欧盟渴望主权独立的决心,同时也表明在外交事务中缺乏应有的战略灵活性和明确的战略重点。 综上所述,现今欧盟在外部战略上的一系列举措并未能改变其外强中干、本质脆弱的现实。中国的这次反制,也可能只是一个开场白,真正的挑战可能在美俄领导人在“普特会”之后达成某种共识,切割乌克兰的领土主权。如果这一情况发生,那么欧盟所面临的问题将远比国际制裁要严重得多。失去乌克兰的领土主权影响虽小,然而其对欧盟战略安全造成的威胁则可能非常巨大,最为关键的是,这将使得本就不易团结的欧盟进一步失去国际威信,bwin官网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将可能因此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