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高新区龙富小学的机器人课堂上,学生们正分组围坐在操作台前。他们手指灵巧地拼装着机器人,屏幕上跳动着编程指令。
这样的场景在唐山高新区的小学已成为常态。作为唐山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主阵地,该区依托全国最大的特种机器人和焊接机器人产业基地优势,将机器人教育引入校园,构建了覆盖全区中小学的机器人教育体系。
2017年9月起,全区18所小学率先将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引入校园,进入课堂,对全体学生开展机器人科普教育,截至目前,全区24所中小学已全面开课,惠及学生超2万人。
高新区教育部门与唐山新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发了机器人科普系列丛书《机器人》——幼儿园读物针对幼儿园儿童设计,将通识教育、积木搭建与机械原理认知相结合,通过主题化模块循序渐进展开教学;小学阶段6册读本依次从大颗粒启蒙、机械结构认知、电子与动力元件的应用、模块化简单编程学习、传统加工工具工作原理的学习与应用,以及集成工程车制作和整合,六个阶段阶梯式学习,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同时激发了学习机器人的兴趣;中学读本进行代码化编程应用学习,揭秘编程逻辑内核,了解编程各种结构。
翻开这些教材,每一页都图文并茂、趣味盎然。课本中的海盗船、旋转木马等孩子们喜爱的元素化身为小导游,带领学生开启科学之旅。教材内容巧妙融合数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知识,从机械元素出发,结合日常生活体验。
硬件支持同样有力。高新区建立了机器人创客实验室,配备工业机器人基础元素和3D打印机加工机床;同时助力唐山新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报成为唐山市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实践基地,定期举办研学游活动。
唐山高新区的机器人教育与其雄厚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作为全市科技聚集地和创新孵化器,该区构建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在焊接机器人领域,高新区总体规模达到国内第一、世界前十;特种机器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这种产业优势为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随着全市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唐山市积极推进机器人教育工作,教育发展为产业输送人才,产业优势又为教育提供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我们借助专递课堂打破地域限制,城市专业教师远程开展机器人课程教学,让区内农村学生不出教室即可与城市学生同步学习,共享优质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唐山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副局长崔晓军介绍,将开发机器人线上教学资源作为线下教育的有效补充,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出发,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拓展和延伸,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成长体验与解决身边问题为主题的专题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将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融入个体思维,全面培养创造性思维。
唐山高新区深挖竞赛对科学机器人课程的推动作用,坚持竞赛的普遍推进,开展机器人班级周赛、校级月赛、片区季度赛,区级年赛,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水平,自主选择主题,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搭建合作创新共享的平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据了解,高新区师生在机器人课程方面共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35人,其中,国家一等奖4人、国家二等奖7人、三等奖15人,省级奖项109人;市级奖项433人。
高新区机器人教育的成效已在学生身上显现。据观察,参与课程的学生在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和动手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升。这些能力将伴随他们的成长,成为未来创新创造的重要基石。
“通过机器人课程,孩子们学会了拆解问题、寻找规律、创造方案的思维方式。”高新区一位学生家长表示,这种思维训练让孩子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有条不紊地分析解决。
在唐山高新区科技展示中心,各类机器人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智能讲解机器人、消防特种机器人、焊接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各显神通。种类丰富的展品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科技成果,切身感受科技魅力。
如今,高新区机器人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全面加强学校机器人设备设施建设,广泛开设机器人教学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以机器人教育助推唐山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视频制作:实习生 李雨菲 在唐山高新区龙富小学的机器人课堂上,学生们正分组围坐在操作台前。他们手指灵巧地拼装着机器人,屏幕上跳动着编程指令。…
近日,记者走进河北省沧州四星光热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星玻璃”),一整面墙的MES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显示屏映入眼帘。 屏幕上,各生产车间的实时画面配合跳动的数据流,将整个生产流程完整呈现——机械臂精准地将中性硼硅玻璃管送入制瓶机上,激光在玻璃管上划出微米级弧线,散发出橙红色的光芒。…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bwin官网